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369博客

精神家园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旧作 改错  

2014-10-05 17:56:54|  分类: 诗歌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旧作改错

19737月,正是快放暑假的日子,毕业生也纷纷准备离校。一天下午,学生陈某突然来到我的屋里,恭恭敬敬拿出新买的笔记本,请我题几个字做个纪念。我自然不会推辞,想想两年的学校生活,真情实感,欣然就提笔写了几句:

不觉光阴又两年,耕师猛把岁月添。

切磋琢磨兼昼夜,姊妹弟兄胜家园。

师生一室居树下,男女同耕在山前。

明朝新秀初登台,喜闻诸君执教鞭。

句句实情,没有矫揉造作,学生很满意走了。我只是觉得粗糙些,没有推敲平仄,对仗也还工整,没有刊发的意思,就懒得打理了。

一放四十余年,这次整理诗稿抄录出来,由冠林操作。直到前夜,接到曾永模老师电话,说是有些诗作的平仄有些疑问,希望斟酌。我首先想到,最具嫌疑就是这种即兴作。拿出来一看,真是糟糕。“猛把岁月”,四个仄声;“初登台”,三个平声;“喜闻诸君”,连用三平声,都是犯规矩的。

有错必改,善莫大焉。把冠林请来,一起改吧。

第一句,“又两年”,仄仄平;第二句结尾必须是,仄平平。改为“注心田”、“注心间”,都可以。

第二联,第三、四局结尾必须是平平仄、仄仄平。“兼昼夜”“胜家园”就不妥。改为“兼春夜”“兼秋夜”如何?秋夜上课读书,也是一件乐事。那时候,晚自习是学校普遍的规定,师生们都是适应的,所谓“挑灯夜读”是也。我们小时候,初中高中,晚自习、早自习都少不了,读书真是“苦”啊。哪像现今,读得优哉游哉,甚至有学生动辄就不去上课。有的学校、有的教师居然不敢管教,这叫读书?这样能提高教育水平?教育质量一路下滑,世风日下,也就不足怪了。

“胜家园”不妥,改为“建校园”仄仄平即可。事实上,半农半读就是多劳动,建校园。我们都经历过。

第三联,文字调整一下,平仄也算切合。

第四联,初登台,意思没有问题,三平声非改不可。初应对、初应试如何?都指教育、上课。应,可平可仄的字。想来想去,还是不太好,不如直白:“登台讲”。当初意思,也是新教师登台讲课。明朝新秀,调整为“新秀明朝”是次序倒倒,就符合仄仄平平的规矩啦。前句是仄仄平平,这一句要与上联相粘。好在“一三五不论”,男、新,都是当用仄声用了平声。律句是允许的,看成正常格式。

“喜闻诸君”,闻改看,平改仄即可。仄仄平平,合规矩啦。冠林发问,当初为啥不用“喜看”?我说,学生毕业走了,到他家乡金沙乡下当小学教师,我怎么“看”?怎么看他执教?自然用“闻”字妥帖。这当然是很死呆的。其实,人在做,天在看,旁边人也在看。当时我就想不到这一层,没有这个哲理高度。“喜闻”,真实而已,不合平仄,又少有诗意。写诗,要有境界,很高的哲理境界,一点不假啊。

旧作改正如下:送耕师第三届师范生毕业

不觉光阴又两年,耕师岁月注心间。      

切磋琢磨兼秋夜,姊妹弟兄建校园。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男女同耕居树下,师生一室在山前。

明朝新秀登台讲,喜看诸君执教鞭。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4105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