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369博客

精神家园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很文化的“牛”  

2008-05-26 11:33:20|  分类: 解读汉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很文化的“牛”

从贵州日报08·5·16《娄山关》版面上读到乡友张劲研究员的文章,他说:“牛是很文化的。”这让我大有感触,因为早就想谈谈“牛”字,正好拿它做个标题。

甲骨文的牛,双角内弯,象牛头之形。羊是双角外弯,象羊头之形。都是以局部代全体。牛羊都出现在畜牧狩猎时代,获取的牛羊吃不了或者幼崽,得畜养起来,备他日之需。古史记载,伏羲氏“教民佃渔畜牧”,“以龙纪官”。伏羲氏列为传说的“三皇五帝”之首,他当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人文始祖。

牛的脾气憨和,又力大无穷,自古就作为人的役力,造福于人。进入农耕社会,牛是农耕文化的主角,拉车犁田,是耕夫的主要帮手,人们自然要对牛加以称颂与保护,秦代至今宰杀耕牛都是违法的。上古的贵族统治者注重祭祀,牛羊都是牺牲品,牛是三牲的主体。牛羊猪三牲齐备叫“太牢”,最为隆重,通常是天子主持的祭典。

《说文》“牛,大牲也。牛,件也。件,事理也。象角头三、封、尾之形。”大牲,最大的祭祀物(牺牲用品),反映出上古的祭祀文化。牛为大物,力大食量大,可几家共养共用一牛,从人从牛为“件”,“件,分也”,每家有一份(分),或说一股。事,动词,做事情,即犁田拉车。理指名分。份内之牛(件),拉车犁田就是牠的责任(名分)。头角三,指两只角一个头共三个部件;“封”指头上突起的肉,原为两耳之形,后变为一横画;下垂的是“尾”。整体是个牛头形,何来有尾?“尾”,是许慎的误释。这就是《说文》对“牛”字的全部解说。

牛,的确值得歌颂。北宋名臣李纲有《病牛》诗:“耕犁千亩实千箱,力尽筋疲谁复伤?但得众生皆得饱,不辞羸病卧残阳。”李纲以牛自况,一生只知付出不求索取。牛,的确是牺牲奉献的化身,怪不得鲁迅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名句人人传唱。

华夏先民养牛敬牛,蚩尤一族就以牛为图腾。崇拜牛的习俗在今天的湖南溆浦五溪一带少数民族里保留着;贵州的苗族自认祖先是蚩尤,对牛也是崇拜有加。过节全家“打牙祭” ,事前得把耕牛喂饱;过苗年跳铜鼓舞,悬鼓的木架上要安上一对水牛角;苗家姑娘以戴牛角为美;对客人隆重接待,要敬献牛角酒;节日娱乐,必有斗牛,很多地方设有斗牛场。每年四月初八是壮族人的“牛王节”,要给牛放假,还要备足鲜嫩青草,让牛吃饱睡好。

牛字组成的词很多,往往别有所指。《后汉书》载,“奉牛酒以劳军营。”送上牛肉和酒犒劳军队。牛酒,后世成了礼物的别称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第一句就是“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”,“牛马走”是谦辞,像牛马般受驱使的仆人。

张劲先生文章好,编辑胡卡妮女士的“手记”值得一读。她说:肉牛不过是一刀子买卖,衍生出来的“肥牛火锅”“牛肉干”“牛肉面”“牛排”让很多人的胃口乐不可支。奶牛贡献出来的“牛奶”能增强人的体质,是电视上最常见的广告。福利不好,牛也是会发脾气的,“口蹄疫”“疯牛病”已经给人类提出了警告。胡女士还说:牛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,天上有牛郎织女,文献记载“庖丁解牛”,十二生肖中有牛的位置,小说中有“牛魔王”,地府里有“牛头马面”,比喻别人厉害是“很牛”,讽刺别人夸大其词是“吹牛”,股市常用词有“牛市”。牛文化放之四海,说不定你在芝加哥大街上遇到“牛仔”,那就是“金牛座”的朋友,正要去看公牛队的比赛。

张劲说:人一方面不断地卖牛、买牛、杀牛、食牛,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念牛、想牛、拜牛、祭牛,这奇特的二律背反关系深藏在人的道德法则暗处,一切皆服从于人的需要。而愿意自比为牛的人却真个如九牛一毛了!他感叹:牛啊,起始于文化,又复归于文化的牛啊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8年5月26日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